0 0 0 0

新闻中心

在数字农业发展中破解实际问题

发表于:2021-09-24 11:39:07

      本月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1.0》公开了我国目前数字乡村的发展情况。其中提到,自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发布以来,各地区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数字乡村建设开局态势良好,特别是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但总体来看,全国各地数字乡村建设还处于持续探索阶段。从三大产业的数字化进程看,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占比为8.2%,相较于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19.5%和37.8%,我国农业仍有极强的数字化潜力。

  如何理解数字农业?在过去,土地和劳动力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要素;随着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提升,资本和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要素,农机使用、育种、化肥等使得土地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对于人的依赖度仍然很高,包括勘察农情、化肥施用、农机作业等,决策和行为的不确定性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风险。而数字农业就是要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和信息化管理,以逐步改造传统农业。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在推动数字农业中有其特殊性。尽管我国正处于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占比逐步提升,不过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我国仍要面对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农村地区也依然是就业“缓冲池”。这意味着,数字农业对于我国而言不只是规模化、现代化的数字农业项目,更要有面向中小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的数字技术赋能——只有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技术引导中小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我国传统农业现状才能发生实质改变。有关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在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化的示范园建设很重要。数字农业需要很多传感器、硬件软件基础设施作为前期投入。示范园的作用就在于试验其如何铺设及其投入产出的合理性,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给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但示范园等数字农业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破解一些我国农业产业实际存在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带来更合理的土地、人力和金融资源配置。

  近期,浙江磐安正准备采用遥感和射频技术完善当地的中药产业“智慧大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项工作的目的在于摸清磐安中药种植的本底。过去,当地中药种植的品种和数量都是依靠人为统计,存在数据信息不准确和滞后的问题,进而可能影响产业政策制定。相关数字技术使用后,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实时掌握中药种植情况,再结合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有关部门就可以给出更科学的农业生产经营指导。

  农业生产中的本底不清,是我国农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之一。一方面微观主体特别是农业种植户自主性较强,其生产经营内容和亩数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化,很难被精准掌握;另一方面,尽管有土地流转登记平台,但大多数农户还是习惯于私下定约,这也使得不少扶持政策和金融资源难以满足真正生产经营主体的需求。以金融资源为例,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的力度持续增加,但仍离不开以农户信用建设为基础的小额信贷或抵押贷款模式,使得部分真正从事规模化经营的外来职业农民无法获得贷款支持,同时存在信贷“垒小户”现象,并潜藏风险。面对上述问题,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或农业产业主体角度助推数字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过程和结果的可视化和智能化,具有突出意义,它能够很大程度上优化金融资源的供给结构,让资金要素更高效地发挥作用。

来源:金融时报

新闻中心

第七届郑州农博会

时间:2024年9月

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